亲密关系,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,由于爱情两字本身便盈满了浪漫色彩,令人神往。自古以来无数男女为之耗费心神,寻寻觅觅,渴望蓦然回首下寻见真爱,自此相伴一生。
每段爱情的伊始往往甜度满满,大量荷尔蒙的分泌使恋人的大脑皮层兴奋异常,沉溺于“粉色气泡”中。甘愿丧失理智,把世界上**的形容词毫不吝啬给与对方,形容为飞蛾扑火也不为过。这些不仅在世界名著中大量渲染,从我们日常“吃狗粮”的过程中也有深刻的体会。
但是,亲密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,将逐步从甜蜜过渡到磨合期,双方进行更为深入的交往,对彼此的全面了解也将拉开帷幕。这时候彼此的人格特质、行为习惯都不断发生碰撞,若是能基本满足性格合拍、志趣相投、价值观一致等条件,方能修成正果。可以说,磨合期才是对爱情真正的考验,一场恋爱的结果将在当中见分晓,而磨合期的顺利渡过也能为婚姻奠定良好基础。
遗憾的是,不少伴侣由于种种原因在磨合期分道扬镳,无缘牵手走到最后,只能以分手的方式结束。许多人在这之后并不能快速调整状态,而是长久地沉浸在分手的痛苦中,不断的自我折磨、自我怀疑,不愿面对已分手的事实。在经营一段亲密关系的过程中,每个人都难免会经历争吵、冷战、委屈、甚至绝望。因为亲密关系像是每个人的软肋,爱是“想触碰又缩回手”,我们越是渴望被爱,越是在亲密关系中受到伤害。
有时候,结束一段关系后,即便愿意展开一段新恋情,也会发生同样的困境,在下一段关系、下下一段关系中一再重演。是的,虽然我们反复经历过亲密关系中的困境(甚至是相同的模式),但或许因当局者迷,我们很难对自己在关系中的角色和功能做出准确的判断,无法觉察亲密关系当下的状态。所以在下一段亲密关系中,我们依然会摔在同一个坑里。却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”,之后不愿想起也不敢感受当时的伤痛,从而产生出“再也不相信爱情”“不会再爱”的想法。
我们知道,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能力,亲密关系中这两种能力的关键作用也不言而喻。既然是能力,便能通过科学而恰当的方式训练获得,从而更好地在亲密关系中展示自我,探索双方的契合度。那么,磨合期中究竟要如何“修炼”爱情,爱情失利后又要怎么做才能不重蹈覆辙?
首先,我们应该对爱情有充分的了解,当我们谈恋爱时究竟在谈什么?不同于亲情、友情,爱情有其独特性和不可代替性,我们需要了解爱情背后的组成成分。其次,我们需要了解人为什么需要爱情,爱情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心理体验和感受。再次,学会经营爱情,双方应当了解亲密关系的不同发展阶段及相应的状态调试。最后,如果确实不合适了,也要学会放手,照顾和爱惜自己。